春笋味清淡、鲜嫩,不仅是佳蔬,还是良药。含丰富纤维素,有促进肠道蠕动、吸附脂肪、帮助消化和排泄的作用。常食对防治血脂增高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肥胖、糖尿病等有辅助作用。
中医认为,春笋味甘,性寒,具有利九窍、通血脉、化痰涎、消食胀等功效。还能清胃热、肺热,安神,可改善支气管炎痰多之症。咳嗽多痰、胸膈不利,常吃凉拌笋有益;春笋煮粥,可治胃肠有热、小便不利、大便不畅,还对久泻形成的脱肛有很好的疗效;食用竹笋烧肉,可滋阴益血;芝麻油焖笋,能化痰消食;小儿患麻疹,可食嫩笋尖做的汤,使麻疹出透,缩短病期。
春笋吃法很多,素有“荤素百搭”之称,尤其与肉类一起煮,格外鲜美。用春笋炒、烧、煮、煨、炖都可。各部位也可分档食用,如嫩头炒食;中部切笋片,和肉一块炒;根部质地老,可与肉类一起煮汤。
挑选春笋时首先看笋壳。以黄色为佳,未完全长出土层或刚长出的笋壳常为黄色,笋肉特别鲜嫩。其次看笋肉,其色愈白则愈为脆嫩。再看笋节和笋体,鲜笋节与节之间越紧密,其肉质也越细嫩。处理时可先将竹笋纵向切成两半,剥掉叶子,去掉有粗糙纤维根部,然后把竹笋切成薄片,在淡盐水中煮10分钟。可去掉大部分草酸盐和涩味,避免氰化氢中毒。
春笋含有难溶性草酸钙,尿道、肾、胆结石患者不宜多食,胃肠疾病患者和肝硬化等患者多食易造成胃出血、肝病加重等。吃春笋过多易诱发哮喘等老慢支疾病、过敏性鼻炎、皮炎等,还易引起荨麻疹。
|
养生文化